今天使用的电商、直播、社交工具、视频网站中都含有大量的图片、视频、文档等,这些资源需要分发给用户。对于一些体量较大的应用来说,如果把大量资源集中到单一节点进行分发,恐怕很难有某个机房可以支撑得住这么大的流量。例如一个日活在 100W 的小型互联网产品,如果每次请求需要 1M 的数据,那就刚好是近 1TB 数据。对于这样的数据规模而言,完全由单一节点进行分发是不现实的。因此现在互联网应用在分发内容的时候,并不是从自己架设的服务器上直分发内容,而是走一个叫作内容分发网络(Content Dilivery Network)的互联网底层建设。
cdn 是什么?
和域名系统类似,内容分发网络(Content Dilivery Network,CDN)是一个专门用来分发内容的分布式应用。CDN 构建在现有的互联网之上,通过在各地部署数据中心,让不同地域的用户可以就近获取内容。这里的内容通常指的是文件、图片、视频、声音、应用程序安装包等,它们具有一个显著的特征——无状态,或者说是静态的。这些资源不像订单数据、库存数据等,它们一旦发布,就很少会发生变化。另一个显著的特征,是这些资源往往会被大量的用户需要,因此分发它们的流量成本是较高的。
为什么不能集中提供这些静态资源呢?这和域名系统的 DNS 记录不能集中提供是一个道理,需要考虑到流量、单点故障、延迟等因素。在离用户更近的地理位置提供资源,可以减少延迟。按照地理位置分散地提供资源,也可以降低中心化带来的服务压力。
因此,CDN 的服务商会选择在全球布点,或者在某个国家布点。具体要看 CDN 服务提供商的服务范围。目前国内的阿里云、腾讯云等也在提供 CDN 业务。
内容的分发
CDN 是一个分布式的内容分发网络。当用户请求一个网络资源时,用户请求的是 CDN 提供的资源。和域名系统类似,当用户请求一个资源时,首先会接触到一个类似域名系统中目录的服务,这个服务会告诉用户究竟去哪个 IP 获取这个资源。
事实上,很多大型的应用,会把 DNS 解析作为一种负载均衡的手段。当用户请求一个网址的时候,会从该网站提供的智能 DNS 中获取网站的 IP。例如当你请求拉勾的时候,具体连接到哪个拉勾的 IP,是由拉勾使用的智能 DNS 服务决定的。域名系统允许网站自己为自己的产品提供 DNS 解析
所以总体静态资源的使用路径如下图所示:
当用户请求一个静态资源的时候,首先会触发域名系统的解析。域名系统会将解析的责任交由 CDN 提供商来处理,CDN 的智能 DNS 服务会帮助用户选择离自己距离最近的节点,返回这个节点的 A(或 AAAA)记录。然后客户端会向 CDN 的资源节点发起请求,最终获得资源。
在上面整个过程当中,CDN 的智能 DNS 还充当了负载均衡的作用。如果一个节点压力过大,则可以将流量导向其他的节点。
回源
目前我们已经讨论了 CDN 的主要设计和架构,但是还有一个问题没有解决——就是资源怎么进入内容分发网络。资源的生产者,也是 CDN 的购买者,目的是向用户提供网络服务。那么服务提供者的静态资源如何进入 CDN 呢? 手动上传、用接口推送,还是通过其他别的方式呢?
你可以把 CDN 想象成一个分布式的分级缓存,再加上数据库的两层设计,如下图所示:
用户的请求先到达缓存层,如果缓存被穿透,才到达最终的存储层。缓存的设计必须是分布式的,因为绝大多数的资源使用都会发生在缓存上,只有极少数的请求才会穿透到底层的存储。通常这种设计,我们期望缓存层至少需要帮挡住 99% 的流量。既然缓存层能挡住 99% 的流量,那么实际的数据存储就可以交由源站点完成。
值得一提的是,在程序设计当中有一个核心的原则,叫作单一数据源(Single Souce of Truth, SSOT)。这个原则指的是,在程序设计中,应该尽可能地减少数据的来源,最好每个数据来源只有单独一份。这样能够避免大量的数据不一致以及同步数据的问题。基于这样的设计,谁来提供资源的存储呢?谁来提供这个单一的数据源呢?当然是服务提供者本身。如果 CDN 再提供 一份资源的存储,不就有两个数据源了吗?而且,只有服务的提供者才能更好地维护这个资源仓库。
在 CDN 的设计当中,CDN 实际上提供的是数据的缓存。而原始数据,则由服务的提供者提供。举个例子,当用户请求一张拉勾网上的图片,看上去这张图片的网址就是拉勾的一个网址:s0.lgstatic.com。而实际上,如果你用 DIG 命令去查看这个网址,会看到如下图所示的结果:
上面的结果中,拉勾网的静态资源域名s0.lgstatic.com被 CNAME 到了s0.lgstatic.com.wswebpic.com。这说明当用户在请求 s0.lgstatic.com(一个拉勾域名)的资源时,实际请求的 CDN 服务提供商的域名。当用户向 CDN 请求资源的时候,CDN 的智能 DNS 服务就会帮助用户选最优的节点(比如地理上最临近的,或者当前较空闲的)。如果 CDN 资源节点中已经存在了用户拥有的资源,那么就直接返回资源给用户。如果 CDN 中尚未缓存这个资源, 此时 CDN 节点就会向拉勾请求资源。也就是说,拉勾网需要有所有的原始数据,并提供出来可以让 CDN 服务访问。
如下图所示,整个过程是 4 个层级。用户请求静态资源通常用自己的域名(防止跨域和一些安全问题)。为了让用户请求的是自己的网站,而使用的是 CDN 的服务,这里会使用 CNAME 让自己的域名作为 CDN 域名的一个别名。当请求到 CDN 服务的时候,会首先由 CDN 的 DNS 服务帮助用户选择一个最优的节点,这个 DNS 服务还充当了负载均衡的作用。接下来,用户开始向 CDN 节点请求资源。如果这个时候资源已经过期或者还没有在 CDN 节点上,就会从源站读取数据,这个步骤称为CDN 的回源。
另一方面,CDN 上缓存的资源通常也会伴随失效时间的设置,当失效之后同样会触发回源。另一种情况是可以通过开放的 API 或者 CDN 管理后台直接删除缓存(让资源失效),这个操作结束后,同样会触发回源。
总结
总结一下,CDN 是一种网络应用,作用是分发互联网上的资源。CDN 服务的提供商,会在世界(或国家)范围内设立数据中心,帮助分发资源。用户请求的资源会被 CDN 分发到最临近的节点获取。
CDN 作为一门生意,CDN 的服务商会大批量的从运营商处获取流量,然后再以较高但是可以接受的价格卖给服务提供方。对于中小型互联网公司来说,购买一定的 CDN 流量成本可控,比如 1G 流量在 1 元以内。对于大型的互联网公司,特别是对 CDN 依赖严重的公司,可能还需要自己建设。比如 2021 年抖音每天分发的数据量在 50PB 左右(1PB=1024TB),如此庞大的数据量如果换算成钱是非常高的。按照阿里云的报价,50PB 的价格是 480W 人民币。按照这种体量计算,抖音每天要花 480W 人民币,一年是 17 亿。
所以当你设计一个内容分发的方案时,除了要考虑到其中的技术细节,也要从成本上进行思考,看看能不能从数据压缩、资源格式角度做一些文章。之前我参与的一个项目就考虑将图片从 jpg 格式替换为 webp 格式,一年节省了 500W 元的 CDN 费用。
【解析】CDN 回源就是 CDN 节点到源站请求资源,重新设置缓存。通常服务提供方在使用 CDN 的时候,会在自己的某个域名发布静态资源,然后将这个域名交给 CDN。
比如源站在 s.example.com 中发布静态资源,然后在 CDN 管理后台配置了这个源站。在使用 CDN 时,服务提供方会使用另一个域名,比如说 b.example.com。然后配置将 b.example.com 用 CNAME 记录指向 CDN 的智能 DNS。这个时候,如果用户下载b.example.com/a.jpg,CDN 的智能 DNS 会帮用户选择一个最优的 IP 地址(最优的 CDN 节点)响应这次资源的请求。如果这个 CDN 节点没有 a.jpg,CDN 就会到 s.example.com 源站去下载,缓存到 CDN 节点,然后再返回给用户。
CDN 回源有 3 种情况,一种是 CDN 节点没有对应资源时主动到源站获取资源;另一种是缓存失效后,CDN 节点到源站获取资源;还有一种情况是在 CDN 管理后台或者使用开放接口主动刷新触发回源。
原创文章,作者:优速盾-小U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cdnb.net/bbs/archives/31423